有人跑到了吴大花跟前去问:“虎子他娘啊,人家说你跟小村长去学识字了?这是真的吗?”
吴大花正在豆腐房里干活,挥着手把人赶出去:“是真的是真的,可别再问了,先出去,里面正干着活呢,你在这里面碍手碍脚的,有啥事儿等我下工再说。”
虽然意思是要赶人,但旁人问的问题她也给回答了,这事是真的,他确实去跟着小村长去学习了。
刘全众别看平日里乐乐呵呵的,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,村子里的人不太敢惹他,所以大家讨论的都是吴大花。
“唉…你说有这功夫,多上几次工,挣点儿钱不好吗?”
“就是呀!她还要养两个孩子呢,现在年轻身体好不多挣点钱,去搞这些虚头巴脑的,以后两个孩子怎么办呀?”
“有这个必要吗?原先我是觉得识字好,现在上工不是挣的钱也不少吗,等将来我生了孩子,村子里也给工作机会,其实读不读书都无所谓吧?”
…梁思思最担心的问题其实已经产生了,有些事情是双面的,梁思思给了村民们很高的工钱,确实是让村民们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,但是很多人开始觉得读书没有必要了。
尤其是得知了县城的工钱跟村子里工钱的差距之后,他们也不觉得去县城有哪里好了,反正都是一样挣钱,在家里挣钱岂不是更舒服?
你看石头他们三个人,整日里起早贪黑的,每天还要跑老远的路到县城,晚上还要回来,多辛苦呀。
再看看他们,在村子里上工,虽然干的是辛苦活,但是挣的钱又不比石头他们少,每天睡得舒舒坦坦的,正常起床,家里想吃什么吃什么。
他们不觉得读书识字是有必要的了,反正都是一样挣钱,识不识字又有什么关系呢?
这种心理村子里的许多人其实已经产生了,只不过多数人都没有太意识到,只是隐隐约约有这种想法。
以前也没人敢表达出来,毕竟是个人都能看出来,他们小村长推崇读书人,也喜欢用读书人。
梁思思没有出去,冯氏出去晃了一圈,眉头越皱越紧,最后回家的时候愤愤不平的跟梁思思说了这件事。
她觉得还有些无语:“这些人的目光…未免也太过短浅了吧?”
她也不识字,她家里也有钱花,她甚至连上工都不用,因为她闺女挣着钱呢,挣的钱还不少,供一家人吃喝的情况下还多有存余。
但即便是如此,冯氏仍旧是觉得读书是有必要的,真要是让她说出什么好处,那冯氏其实也说不清楚,但是她知道一件事:读书就是好。
梁思思听的眉头越皱越紧,最后板着一张脸跟冯氏说她知道了。
这种情况…其实梁思思有设想过,就算是她上辈子,教育非常普及的情况下,都有这种思想的产生,觉得上大学没用,还不如去打工。
只不过,她觉得村子里的发展现在才刚刚开始,起步没多久呢,这种思想就算是产生,应该也不会是现在,她那么早就开始让吴大花跟刘全众学习,其实也有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意思。
在梁思思的设想中,这种情况应该是在村子在发展的好一些的时候,但是如果在那个时候,村民们都识字了呢?
自己已经有的东西,怎么会说不好呢?
万万没想到,计划比不上变化,或者说是,不可能所有事情都随着她的计划走。
其实这也怪梁思思,她给村民们的工钱实在是太高了,其实说起来,石头他们的工钱也高,反正是高于县城的平均水平的,只不过跟村民们的工钱比起来,没有太大的优势。
这种思想,梁思思肯定是不能让它蔓延下去的,不过具体要怎么做,她还是需要仔细想想。
村子又要开大会了!消息从村中间传到整个村子,不到一天的时间,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了。
应该是要说杂货铺的事情了,村民们讨论着,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。
其实这事儿他们都已经知道了,不过开大会,多热闹呀,他们喜欢,就是小村长这次的速度有点慢。
以前都是在计划的时候就会开大会了,比如说修建沟渠,这次都要开始实施了,人家修建房子的人都已经进村了,才开始开大会。
很快的,出去卖豆腐的人也都知道了这件事儿,他们带出去的豆腐卖完了,要回村子继续挑豆腐。
知道了这个消息,得了,也不进了,今天村子这么热闹,就当是歇歇。
第一次知道开大会这个习俗的刘全强一家还有一些懵逼,看到整个村子都喜气洋洋的,很是不理解。
经过询问之后,才得知这是大刘村的专有习俗。
“咱们村呀,每次要办什么大事,都要开一次大会,就比如说咱村的这个沟渠修建。”
“也是刚有这个计划的时候,小村长就跟我们说了,咱们村的人都同意,小村长才开始准备。”
“现在咱们村的杂货铺不是要开了吗,估计就是因为这件事儿。”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